水壺家家戶戶都有,是使用率極高的生活用品,我們每天喝的水都或多或少和不鏽鋼“親密接觸”著,可以說水壺的質量直接關係著我們的飲水和生活用水的質量,更關係著我們全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從商場購回的不鏽鋼水壺的質量,實在有點對不起“不鏽鋼”這三個字,說好的“不鏽”呢?用了一段時間卻發現有鐵紅色的鏽點偷偷浮現在光滑鋥亮的水壺內壁上,不知不覺中喝下了多少鏽水,誰懂這種心情?
為了不要再無知無覺的喝鏽水,我專門去谘詢了材料學的小夥伴,得到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小妙招,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都能不再喝鏽水!
這個鑒定水壺的小技巧需要用到的材料非常簡單,是我們廚房裏最常見的調味品——鹽。
隻要一勺鹽,加入水壺後再加入適量純淨水,煮沸後,質量優劣我們壺底見!
得知這個神技之後,我跑到七大姑八大姨家把她們的水壺都試了個遍,發現水壺底部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鏽跡,唉,每天喝著這樣的水壺燒出來的水,怎麽能讓人放心呢?
當然這個小實驗不是毫無科學依據的,我們讀書人從來有理有據刨根問底。這個鑒定小妙招其實是不鏽鋼行業內常見的“鹽霧測試”的簡化版。
鹽霧腐蝕是極具破壞性的腐蝕類型,因此人們利用試驗設備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來考核產品或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能,隻有經得起嚴苛的鹽霧測試的不鏽鋼,才是真正優質耐用的不鏽鋼。
而用於熱水壺的不鏽鋼,是不是都是真正優質耐用的不鏽鋼呢?是不是都能夠通過這個簡單的“加鹽”小測試呢?答案在上麵的測試結果圖裏已經顯而易見了。